深度心血管檢測套組-G5項目解讀
項目 | 英文 | 功能 / 臨床意義 |
---|---|---|
血糖 | Glucose | 高血糖或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風險因子 |
腎功能 | Crea(肌酸酐) | 腎功能下降會增加心血管風險 |
總膽固醇 | T-CHO | 評估血脂整體水平,過高易動脈粥狀硬化 |
中性脂肪 | TG | 高甘油三酯增加心血管疾病與胰臟負擔風險 |
高密度膽固醇 | HDL-CHO | 「好膽固醇」,越高越保護血管 |
低密度膽固醇 | LDL-CHO | 「壞膽固醇」,過高易形成動脈粥狀斑塊 |
血管硬化指數 | T-CHO/HDL ratio | 總膽固醇與高密度膽固醇比值,高值提示動脈硬化風險 |
低/高膽固醇比值 | LDL/HDL ratio | 壞膽固醇與好膽固醇比值,高值與心血管事件相關 |
心臟血管酵素 | CPK | 可評估心肌損傷,但需配合其他檢查 |
高敏性C反應蛋白 | hs-CRP | 發炎標記,高值提示血管炎症,與心血管事件風險相關 |
同半胱氨酸 | Homocysteine | 高濃度會促進血管硬化與中風風險 |
N端原生腦利納尿肽 | NT-proBNP | 心臟功能指標,升高提示心臟壓力增高或心衰風險 |
🔹 套組功能重點
- 血脂管理:T-CHO、LDL、HDL、TG、比值 → 評估動脈硬化與心臟病風險
- 糖尿病與腎功能評估:Glucose、Crea → 長期高血糖與腎功能下降增加心血管疾病機率
- 炎症與血管健康:hs-CRP、同半胱氨酸 → 預測動脈粥狀硬化、中風風險
- 心臟功能監測:CPK、NT-proBNP → 心肌損傷與心臟衰竭程度評估
🔹 注意事項
- 不是確診工具:結果異常需結合臨床症狀、影像(心臟超音波、心電圖、冠狀動脈 CT 等)判斷
- 生活方式干預很重要:飲食、運動、戒菸、控制體重可有效降低風險
- 建議頻率:一般健康成人每 1–2 年做一次,高風險族群可縮短間隔